新闻中心



全国名师张立军在北大附小海口学校开讲 探讨学科素养培育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5-11 作者:enxiangedu

图片1.png


4月9日,“从小到大 读北大”——北京名师名校助力海南教育研讨会第二场专题活动在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海口学校举行。特级教师、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小语室主任张立军,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校长尹超、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铮,北京恩祥集团总裁、北大附中附小海口学校理事长李福顺,北京恩祥集团董事长、北大附中附小海口学校理事楚军红,人大附中海口实验学校执行校长蒲煜、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海口学校执行校长范冰、北京大学附属小学丰台分校执行校长李正辰、海南省北大附小幼儿园园长董茂静等领导出席活动。海口市各区骨干教师前来观摩学习,活动现场座无虚席。


图片2.png

|研讨会现场


图片3.png

|北大附小海口学校执行校长范冰主持活动


学与思的对话

什么样的课堂吸引孩子?4月9日,在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海口学校多功能厅,张立军主任用一堂课,给出了生动的答案。

张立军主任与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海口学校五(1)班学生们带来了语文课《手指》。他首先引导学生归纳五根手指的特点,并思考作者是如何把五根手指的特点表达出来的,带领学生体会作者对五根手指的态度,揭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图片4.png

|张立军主任授课


课上,张立军主任将吴承恩的《西游记》与课文内容相联系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展开“丰子恺”与“吴承恩”的对话,巧妙地帮助孩子们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紧接着,通过阅读丰子恺对于“吃瓜子”的段落描写,以及猜想丰子恺会如何描写五官等环节,使学生在“情境”中经历着认知、联想、迁移、转化的思维过程。


图片14.png

图片5.png图片6.png

|张立军主任授课


语言之精妙在于“体会”,在张立军主任的课堂上,学生在读和表达的过程中,体会作者语言特色,在对比中触摸、感悟语言,在模仿中向作者语言风格靠拢。

一堂生动的语文课,带给学生关于“语言应用”的无限思考,这也将成为他们受用一生的精神财富。


图片7.png

|尹超校长接受采访


图片8.png

|张立军主任接受采访


图片9.png

|王晶老师接受采访


教与研的思考

张立军主任现场以《阅读课的板块设计与功能达成》为题做讲座。讲座以《手指》一课为引题,理论结合实际,阐述在语文教学中应用板块设计,如何更好地推动学生阅读,让阅读真正地发生。


图片10.png

|张立军做讲座


思想、文字和语言,与语文学科密切相关。张立军主任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联想”、“推想”、“想象”的特点与区别,分享了三者之间建立联系的教学过程。张立军主任提出,要提升教学的认知,转变追求面面俱到的观念,重视核心追求与目标设计的指向性。

“我们不是语言的搬运工,我们是语言的转化者” 、“从心境走入文境” 、“培养学生从阅读直觉转向阅读知觉”、 “理想的课堂是在轻松中寻求深刻,在发现中寻求快乐”、 “语文是慢工,点点滴滴叫浸润”……张立军主任金句频出,现场领导、专家和教师们全程神情专注,侧耳倾听,收获颇丰。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张立军讲座现场热烈


谈及来到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海口学校的感受,张立军主任表示,他非常欣赏学校教师团队良好的精神风貌,最让他感到惊讶的是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海口学校学生扎实的学科基础,和优秀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这些都是学校教师团队精心设计课程,引导、培育学生的成果。他也非常期待,今后有更多机会与海口教师做更深层次的教学交流与研讨。


图片13.png

|领导嘉宾合影


通过日常课堂教学,让学科要素的转化在课堂每一个环节中落地生根,让学习变得更加生动、丰富和多元化,也是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海口学校卓越课堂的精彩之处。一场北京与海南两地联动的教育研讨会,是两地基础教育教师从学生出发的“教”与“研”的思考,也将为海口市基础教育课程设计带来启发。

“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是贯穿于海南省北大附小幼儿园、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海口学校、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海口学校及国际部K12基础教育中,始终不变的底色。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是被充分尊重的个体,他们在北京大学“思想自由 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引领下,健康而茁壮地成长为有思想力、创造力、有价值的北大少年。